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日期:2021年12月27日
讓創新因子發酵裂變
□左志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總結、交流、宣傳全國各地出版發行單位創新發展的實踐做法和經驗成果,12月6日,我們通過《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微信公眾號向出版發行單位公開征集年度創新案例。兩周內,我們收到60多個創新案例。經過層層篩選,我們選出20個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借鑒性的優秀案例。
從地域看,創新案例報送單位覆蓋12個省(區、市)。20個案例報送單位分別來自北京、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福建、廣西等12個省(區、市),覆蓋三分之一強的省級行政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因為征集時間較短,還有很多地方的優秀案例沒有報送過來,難免會有遺珠之憾。
從類型看,創新案例類型相對比較全面。我們將20個案例分為8類,分別是編發業務創新(1個)、融合出版創新(5個)、在線教育創新(3個)、服務模式創新(1個)、服務機構創新(1個)、營銷模式創新(4個)、閱讀活動創新(3個)、公益活動創新(2個)。案例類型多樣,但我們也期待來年可以看到組織機構創新、人才培養創新、國際交流創新、品牌活動創新等更多類型的創新,另外也期待看到更多的來自核心的編輯發行業務的創新。
雖然這20個案例的創新路徑、創新方式各有特點,但我們還是能從中發現若干共性的創新因子。
一是融合。一半以上的創新案例名稱中有“融媒”“直播”“云”“有聲”“5G”“AR”這樣的字眼,這說明,融合發展是一場重大變革,正在深刻地影響著出版發行業。這些創新案例融合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把經典圖書融媒化,有的把品牌圖書制作成融媒體課程,還有的利用已有資源和優勢打造有聲產品或平臺。
二是延伸。有的創新案例是已有品牌的創新性延伸,如山東教育出版社借助融媒品牌“小荷聽書”開展“線上+線下”全民閱讀活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社店合作聯席會中融入直播、定制產品,青島出版社將生活板塊圖書營銷做出新意。
三是跨界。有的創新案例通過跨界衍生新品牌,如江西美術出版社將出版與公益跨界組合打造“名著小書包”,福建新華發行集團將發行與黨建跨界組合建成85個“黨建讀物空間”。
四是做優。有的創新案例將大家都在做的業務做成品牌,如成為行業標桿的機械工業出版社品牌自播、在建黨百年主題少兒圖書中脫穎而出的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童心向黨·百年輝煌”主題繪本。
我們在此列出這些創新案例,希望各位同仁能從中獲得創新因子,用之于各自的實踐。期待創新因子持續發酵,創新要素急劇裂變,激發行業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出版發行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童心向黨·百年輝煌”主題繪本項目
案例類別:編發業務創新
簡介:2021年4月23日,“童心向黨·百年輝煌”主題繪本首發儀式在陜西延安舉辦。圍繞這套獻禮建黨100周年的書系,蘇少社策劃了主題繪本展、主題書法大賽、主題征文大賽、主題閱讀和教育實踐活動等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并利用新媒體技術,開發5G全景視頻、廣播劇、舞臺劇等,為少年兒童提供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幫助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點評:“童心向黨·百年輝煌”主題繪本項目創新性地以繪本形式向兒童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時代;打造了廣播劇、5G沉浸式閱讀等融合出版新形態;實踐了多維度、一體化營銷;構建了新型編輯部的生產管理模式。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 王泳波
解放軍出版社《星火燎原全集》(融媒書)
案例類別:融合出版創新
簡介:《星火燎原》由毛澤東題寫書名,朱德作序,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中央領導親自審閱修改稿件,是革命前輩浴血奮戰建立新中國的紅色家譜。自1958年出版第1卷以來,有百余篇文章入選全國中小學課本、改編成影視或戲劇作品。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解放軍出版社對這樣一部歷史厚重、題材重大、價值突出、影響廣泛的紅色經典進行全新再版,推出20卷、1000萬字的《星火燎原全集》(融媒書),旨在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奮進強國強軍新征程。
點評:一是編排形式新。用點面結合(導讀+文章)的形式,對親歷者回憶文章重排,串成中國革命斗爭歷史脈絡。二是呈現形態新。在同步提供全文電子版基礎上,精心制作微視頻、動畫、AR、H5等融媒產品,實現紙電聲視一體,滿足讀者多種需求。
——解放軍出版社社長 張明軍
黃山書社《AR四大名著》項目
案例類別:融合出版創新
簡介:黃山書社《AR四大名著》項目入選2020年度全國新聞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第二屆“一帶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本項目面向3—10歲的少年兒童讀者群體,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內容,嫁接AR、智能算法、短視頻等前沿技術,使經典中的內容可視化、互動化、游戲化,提升經典在兒童中的可讀性與傳播性,從而激發少年兒童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養成閱讀傳統文化的好習慣,培養傳統美德,傳承中國精神。
點評:《AR四大名著》“文化+科技”的創造性探索,讓傳統經典呈現出更鮮活的面孔,迸發出更蓬勃的生命力,是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的生動體現。
——黃山書社副社長 馬磊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世紀有聲”項目
案例類別:融合出版創新
簡介:“世紀有聲”項目是2020年8月啟動的創新型數字出版項目,著力打造少年兒童聽書領域的矩陣賬號及聽書小程序,為不同年齡段的少年兒童提供精細化、分級式、多平臺、全網覆蓋的有聲內容服務。“世紀有聲”項目除了制作優質的有聲書(廣播劇),還積極開拓與不同有聲書平臺和終端設備的合作,增加優質內容的曝光率,增加紙質圖書的傳播渠道。該項目從啟動至今,共有50多部有聲書在喜馬拉雅、華為音樂等平臺及終端陸續上線,全網各有聲平臺用戶數達100萬,總收聽量達1.8億。
點評:“世紀有聲”項目通過有聲產品直接服務讀者,讓內容的傳播超越傳統渠道的范疇,真正做到閱讀體驗升級,渠道融合更新迭代。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社長 劉凱軍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藍色草原·聽書平臺”
案例類別:融合出版創新
簡介:“藍色草原·聽書平臺”融合互聯網、移動APP、傳統出版和電臺,以數字有聲資源形式傳播政治理論、文學等有聲圖書和胡仁烏力格爾、格斯爾、江格爾等非物質文化,完成了有聲數字內容的錄制、審聽與傳播的完整生態鏈,使眾多蒙古文圖書華麗轉型為數字有聲書。多數內容均為原創,獨家享有知識產權。該平臺已成為蒙古語聽書領域的領跑者。平臺已發布有聲圖書等共計1.2萬集(條)、27萬分鐘音頻資源,每月制作有聲資源約有6000分鐘。
點評:“藍色草原·聽書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加強出版內容、產品、用戶數據庫建設,填補了大型綜合蒙古語聽書平臺的空白。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 巴圖巴雅爾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黑龍江紅色交通線融媒體資料庫”
案例類別:融合出版創新
簡介:“黑龍江紅色交通線融媒體資料庫”數字出版項目翔實地記敘發生在黨的六大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事件、國際共產主義相關人和事等歷史故事和史實,共收集了近20萬字的史實材料、近百幅歷史圖片、10余部專家講解視頻和歷史地理遺跡視頻等。項目作為黑龍江省黨史紅色精神學習平臺對外公開展示,供用戶瀏覽學習,一經推出立即登陸“學習強國”、黑龍江黨史網、黑龍江網及其他省級媒體網站,目前點擊量已近30萬次。
點評:《黑龍江紅色交通線融媒體資料庫》項目通過網絡以融媒體資料庫的形式呈現,是“史實資料+專業出版+技術傳播”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成果。
——黑龍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編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梁昌
北京大學出版社“博雅大學堂”云課程
案例類別:在線教育創新
簡介:作為北京大學出版社“博雅大學堂”品牌的線上衍生品,云課程項目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細分為教學有道、學術報告和大眾新知三個子系列,通過與不同平臺合作服務不同的受眾。采取與“學習強國”合作設立專題欄目等多種方式,將一次云課程直播產生的視頻資源,經過相關授權,實現精品內容的最大化傳播與共享。截至2021年末,“博雅大學堂”云課程累計觀看人數超過2000萬人次,“學習強國”“博雅大學堂”云課程專題欄目71期,視頻回看超過440萬人次。
點評:“博雅大學堂”云課程項目于疫情期間首創,線下品牌“衍生”線上品牌,課程細分受眾,多平臺精準投放,從一次直播到資源共享,開辟了高校教師線上學習的新陣地,提供了社會大眾傾聽名師課程的新窗口。
——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 張黎明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新外·高校教材名師云端講壇
案例類別:在線教育創新
簡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為適應當前高校融媒體教學的應用場景,精心策劃“新外·高校教材名師云端講壇”直播品牌,邀請心理學、藝術學等傳統優勢學科及傳媒藝術學等新興交叉學科教材編寫名家,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學導論》《藝術學原理》《大學美育》《傳媒藝術導論》等重點教材進行云端知識傳授及精品教材解讀,開播已有30余期,聯合央視網、快手、百度直播等線上平臺,平均單場直播觀看超過5萬人次。
點評:新外·高校教材名師云端講壇,邀請知名學者,結合已有優勢教材和融媒體教學新場景,創新直播新模式,為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和實現教育出版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總編輯 李艷輝
遼寧教育出版社“尖子生云課堂”互聯教育視頻服務平臺
案例類別:在線教育創新
簡介:遼寧教育出版社以暢銷20年紙質書品牌“尖子生”為依托,開發數字化融合產品——“尖子生云課堂”互聯教育視頻服務平臺。本項目配合紙書內容開發,包含小學、初中、高中知識,以及習題講解音視頻和電子書等內容。項目兼顧建設與運營雙軌并重原則,已完成6000余節課程、總時長超3萬分鐘的主體內容建設,全面覆蓋課堂教學及素質培養內容。截至目前注冊用戶近30萬,平均月活用戶2.85萬,累計利潤超60萬元,收益年增長率達150.04%。
點評:響應“雙減”政策,遼教社創新教育出版路徑,通過“尖子生云課堂”平臺,鏈接紙書與網絡服務,挖掘優質內容資源存量,擴大知識服務盈利增量,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加公平普惠、規范專業的知識服務。
——遼寧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王瑩
中圖云創“5G新閱讀”項目
案例類別:服務模式創新
簡介:中圖云創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5G新閱讀”項目融合內容、技術、渠道于一體,首創沉浸式全景VR視頻閱讀形式。中圖云創已開發百部以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少兒通識等為主題的VR視頻內容,為百萬讀者提供服務。2021年,中圖云創“5G新閱讀”沉浸式閱讀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播思想火種 鑄文化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出版專題展”、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黨的旗幟下前進——人民軍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等展覽中展出。
點評:中圖云創“5G新閱讀”首創沉浸式全景VR視頻的新閱讀形式,將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以融合數字閱讀空間、沉浸展等方式,助推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圖云創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沄沨
福建新華發行集團“黨建讀物空間”
案例類別:服務機構創新
簡介:“新華·黨建讀物空間”是福建新華發行集團獻禮建黨百年的品牌工程。該空間具有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行黨史學習教育讀物、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等功能,一個空間可陳列相關圖書600來種。福建新華現已建成85個空間,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共舉辦主題黨日活動、黨史知識問答、黨史宣講等學習教育活動819場,累計零售1500多萬元,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點評:福建新華發行集團強化新華書店陣地意識,創新賣場空間布局,將黨建讀物陳列與黨建活動空間融合為一體,將黨建讀物空間打造成全省各級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熱門打卡地。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 何強
機械工業出版社品牌自播
案例類別:營銷模式創新
簡介:2021是機械工業出版社品牌自播元年。3月底以來,機工社品牌自播百余場,直播銷售碼洋近千萬元,其中天府書展單日直播銷售額53萬元。機工社以精準定位和領先半步的行動力證明,“硬社科”等專業圖書在直播平臺也有市場。機工社的短視頻和直播影響力指數連續位列出版機構榜首,優質短視頻與直播間流量互相賦能反哺,增加變現收獲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社會效益,實現了良性循環。
點評:出版行業自播熱潮來臨,機工社通過直播+電商重點經營品牌自播業務,開辟了獨具機工特色的“硬社科”品類品牌自播創新之路,為出版社布局全媒體發展戰略樹立了標桿。
——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 繆立進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云薦會”
案例類別:營銷模式創新
簡介:2021年年初因疫情防控需要,1月北京圖書訂貨會暫停,浙少社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時間策劃了面向渠道商的“云薦會”。1月14日,浙少社在依托于小鵝通平臺的浙少數字童書館“浙里聽聽”,開啟了網絡直播“乘風破浪 擁抱變局”2021年浙少新春“云薦會”,及時傳遞了出版社的最新產品資訊。繼首場“云薦會”有5000多人次收看后,浙少社結合元宵節、社慶日、“七一”等不同的時間節點和熱點,以每月一期的頻率持續推進了“云薦會”,截至目前已經連續開展了12期。
點評:“云薦會”創新性地打破時空服務渠道,將靜態營銷轉變為動態推廣,加速構建線上線下雙循環營銷新格局,是浙少社提升渠道服務能力的一次嘗試探索。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 沈偉忠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社店戰略合作聯席會
案例類別:營銷模式創新
簡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四川廣漢舉辦了第十屆社店戰略合作聯席會,16家省級新華發行單位參會,50余位出版發行界重要代表出席。此次會議首次引入直播,評選了三聯版“市場影響力十大好書”,首次邀請新華書店負責人為好書代言,推出專供定制產品,出版首發了貼合廣漢文化主題的《追尋三星堆》。此次會議是三聯的品牌營銷活動之一,聚集全國發行“大半江山”,印證了三聯“老字號”品牌的口碑和號召力,為圖書出版發行業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戰略合作模式。
點評:三聯書店有需求更有責任探索優化社店合作模式,為行業作出貢獻。社店間借助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突破更多邊界尋找更多交集,優勢互補,讓優質圖書更精準、更便捷地抵達讀者是出版人共同的迫切心愿。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執行董事 肖啟明
青島出版社“生活板塊”禮盒衍生品
案例類別:營銷模式創新
簡介:10月,青島出版集團集中生活板塊的優勢資源,打造了“女神制造”5周年紀念禮盒“女神盒子”和圍棋、國際象棋“送給孩子的棋趣寶盒”兩款創新禮盒。“女神盒子”將時尚圖書與護膚品、咖啡、香膏等時尚單品相結合,并融入了時下流行的盲盒元素;“送給孩子的棋趣寶盒”將圖書與棋具、游戲相結合,讓兒童益智產品更有趣味。這兩款禮盒針對女性和孩子兩大消費群體設計,可以滿足讀者更多元化的需求。
點評:傳統的圖書禮盒通常是圖書的合集或者圖書+文創產品,“女神盒子”“送給孩子的棋趣寶盒”項目突破了傳統模式,實現跨界融合,打造出更加立體、有溫度的產品。
——青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化新
山東教育出版社“小荷聽書·我愛朗讀”活動
案例類別:閱讀活動創新
簡介:2021年,“小荷聽書·我愛朗讀”以“小荷聽書”平臺為依托,創新開展“線上+線下”融合閱讀模式,目前已持續舉辦69場次,成為全民閱讀的一個響亮品牌。每場活動通過專家范讀、讀者朗誦、專家點評、評選優秀等環節,增強活動參與感、實時性和互動性。2021年建黨百年重大時間節點,推出“百部紅色經典講播·致敬建黨百年偉業”“百篇經典閱讀·獻禮建黨百年”等閱讀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點評:“小荷聽書·我愛朗讀”活動通過年度主題、節日主題、城市主題等不同系列主題的朗讀活動,實現了活動品牌化、主題化、專場化、賽事化、常態化,有效提升了活動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山東教育出版社社長 劉東杰
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皖新傳媒讀者節”
案例類別:閱讀活動創新
簡介:2021年1月18日至24日,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第二屆“皖新傳媒讀者節”。讀者節充分發揮閱讀內容引領作用,創新推出安徽省閱讀權威榜單并開展閱讀推廣榜樣評選,同步舉行主題展示展銷。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全省各級聯動、展示展銷一體”的方式,為廣大讀者提供閱讀嘉年華。以全民閱讀為核心和紐帶,聚合各方力量推進全民閱讀向深度和廣度拓展,讓更多人在皖新傳媒讀者節中感受書香、愛上閱讀、享受優惠。
點評:“皖新傳媒讀者節”通過開展發布四大書單、年度好書打榜、閱讀榜樣評選等文化閱讀活動,為廣大讀者提供了線上線下、可聽可看、可參與的全新升級活動體驗,初步形成政府指導、社會合力、整體推進全民閱讀的新格局。
——皖新傳媒文化消費總公司副總經理 劉陽欣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書閱百年——慶祝建黨100周年冀書創新閱讀系列活動”
案例類別:閱讀活動創新
簡介:“書閱百年系列活動”以冀版精品主題出版物為依托,以創新為最大特色,通過圖書圍讀、讀書觀影、《名編薦書》進學校、主題圖書文獻展、書評大賽等十幾場具體扎實、內涵豐富又生動鮮活的活動,讓廣大讀者成為主題圖書的閱讀者、分享者、受益者,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點評:通過“書閱百年系列活動”,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在創新閱讀形式、引領閱讀風尚、積極服務讀者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編輯 徐凡
江西美術出版社“名著小書包”
案例類別:公益活動創新
簡介:由江西美術出版社打造的“名著小書包”項目,自2018年5月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贊譽,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名著小書包”項目直面鄉村兒童閱讀危機,面向鄉村中小學生。系統化實施書目設計、編輯出版和閱讀推廣、全社會動員是有別于傳統閱讀推廣助學項目的最大創新。今年是建黨100周年,項目推出了衍生品“名著小書包·紅色基因版”,惠及兩萬余名農村留守兒童、城市低保人群的孩子、身體殘疾學生等群體。
點評:教育扶貧,名著扶志,“出版+公益”再升級。“名著小書包”項目呼應新形勢、新需求,從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閱讀危機入手,是跨界融合的一次新嘗試,是公益事業的升級版。
——江西美術出版社副總經理、副總編輯 劉芳
廣西教育出版社“山村閱讀計劃”
案例類別:公益活動創新
簡介:2021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出版傳媒集團的指導下,廣西教育出版社攜手愛心企業、公益機構,策劃“2021山村閱讀計劃”系列活動,以主題出版讀物《我班有個理論家》為閱讀對象,通過組織主題班會、共享視頻教育資源、作家編輯進校園等活動,打造沉浸式閱讀場景,將“四史”學習教育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帶到廣西山村小學。今年4月至9月,“2021山村閱讀計劃”在廣西8個地市開展活動141場次,贈書5797冊,活動參與人數超6500人次。
點評:“山村閱讀計劃”將“四史”學習教育相關內容帶到山村學校,在2021年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其中“百場班會共慶建黨百年”板塊最為亮眼——它讓學生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讀進去再表達出來的過程。
——廣西教育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石立民
(本版案例由本報記者左志紅、張雪嬌采寫)
版權所有:河北閱讀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冀公網安備 13010502001554號 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冀)B2-20090010 冀ICP備11018237號-5